关于潮州市湘桥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02-13 17:34  稿件作者:湘桥区发展和改革局   浏览量:- 【浏览字体: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打造美丽的特色精品城区”这一发展定位,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00.24亿元,同比增长9.0%。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54.31亿元,增长20.7%。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2.66亿元,增长57.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2亿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29亿元,同比下降6.2%,两年平均下降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6亿元,同比增长3.4%;税收总收入34.85亿元,同比增长9.0%。

(一)着力培育发展动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9个市级重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额60.67亿元、4.9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32%、122.50%。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共有1293项事项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其中1214项事项实现“零跑动”,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率达94.1%,即办件占比95%,网办率达97.2%,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围绕上级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的支持政策和投向重点,加强项目整体谋划、整合打包、规范申报,形成投资总额约85.31亿元的5类10个专项债申报项目,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坚持抓牢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深入贯彻落实“制造业19条”“实体经济十条”等多项惠企政策,共落实各类扶持企业专项资金859.63万元。建立区级重大工业投资动态项目库,通过分级督导、建立问题解决协调机制等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全年共开展备案项目19项,计划总投资合计2.11亿元。组织重点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等科技认定,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工程中心36个(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2个)。深化中小企业成长培育,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0634户,扶持“个转企”143家,新增“小升规”20家,认定市级“四梁八柱”民营企业21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共有5家企业获得省“上云上平台”项目奖补,广东顺大食品调料有限公司入选省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库。

(三)多措并举展特色,乡村振兴活力不断迸发。加快推进佛手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茶叶、青枣、设施蔬菜、生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选优培强狮头鹅、黄皮果等19个“一村一品”项目,优化特色种养业布局。铁铺镇获评省“岭南水果”专业镇。实施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全区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0个,广东万泰农牧控股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广东省美丽牧场”等称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级联动模式得到大力推广,现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8家。

(四)文旅融合促发展,亮点纷呈开创新局面。立足古城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将古城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生态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年共接待游客 1323.26万人次,增长140%,旅游收入为65.8亿元,增长15%。牌坊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潮州古城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老街旧情客栈等35家民宿被评为“潮州人家”优质民宿。打造兼具文化体验和休闲观光等多重功能的特色乡村,官塘镇顶乡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抓住铁铺镇“灵秀古寨,红色印记之旅”线路被认定为市级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的契机,串联官塘镇文旅及美食资源,打造“重温红色记忆·寻味潮乡美食”之旅并申报省级文旅精品线路,进一步补齐乡村旅游资源。

(五)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印发实施《湘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启动《湘桥区新型城镇化“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城区功能定位更加明确。抓好新一轮环卫市场化工作,21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任务全面动工,16个城中村整体风貌改造有序推进,30个治理城乡内涝点完成整治,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区26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至76.98%,95%以上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有序推进2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2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目前意溪镇河内沿线及官塘象官路沿线精品线路已初见雏形。有序推进“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工作,2021年全区建设改造“四好农村路”约17公里,目前官塘镇慧如路、秋溪村道已完成建设。

(六)聚焦人民福祉提升,社会民生不断进步。精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累计接种疫苗超125万剂次,有效控制和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全力推动扩面征缴工作良性发展,全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56175人,完成任务数的97.13%,实际缴费人数77347人,完成任务数的104.1%。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分别提高到800元/人月、551元/人月。促进就业九条3.0版”落实落地,累计举办17场招聘会,9场职业指导下基层活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2803人。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全年累计培训7608人次。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推进5所乡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其中磷溪镇、凤新街道公办幼儿园已完成建设并开始招生。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区共开展民间纠纷排查化解6447次,受理各类纠纷案件622件,调解成功618件,协议金额3089万元,调解成功率99.4%。率先在全市成立潮州市湘桥区社区矫正委员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共排查隐患4246处,已整改4243处,整改率达99.93%,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年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要经济指标后续增长压力较大;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新兴产业的产出效应尚不明显;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不足;重大项目储备、产业项目招商等关键环节还缺少强有力的抓手,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应对,主动作为,增强预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在新的一年里保持稳健发展。

二、202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22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和市政府“三个提质”“三个赋能”“三个保障”重点工作,按照区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和区委七届四次工作安排,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决扛起建设“金色韩江发展轴”的责任担当,全力打造特色精品城市的核心承载区,奋力开创湘桥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会议精神及发展面临的经济形势,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进出口总额增长5.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市下达任务;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市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扎实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稳步发展

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坚持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对财政、投资等政策的研究和研判,谋划争取更多事项纳入上级支持篮子。进一步降低税费负担,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深度释放专项缓税政策红利。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健全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稳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防控金融领域风险。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夯实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消防安全、危化品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支持骨干企业申报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园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全面盘活低效用地,谋划实施“工改工”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地产,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力争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强链补链做强战略产业集群,围绕重点打造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智能生产线、高附加值产品。以“大招商”机制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通过培小扶强壮大企业梯队,建立动态更新的高新企业培育库,积极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推动一批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个转企”88家、“小升规”28家,引导鼓励企业“上市”,加快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四梁八柱”企业。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职称评审、子女教育、医疗等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力争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研发团队,持续为湘桥发展注入活力。

(三)主动融入“双循环”格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以业态融合促进消费升级,扶持“老字号”企业,引导传统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增强消费增长后劲。推动网络消费、无接触式交易、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入挖掘旅游、家政、文化、信息等消费潜力。鼓励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和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引进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完善农村电商物流网络体系,打通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系列支持措施,以广交会为主阵地,支持企业利用好境内外线上线下重点展会抢订单、稳出口,巩固深化欧美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盟、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四)夯实要素保障,构筑稳增长发展基本盘

强化“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区”发展定位,加快编制实施我区“十四五”各领域重点专项规划,按照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产业协同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完善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推进实施《潮州市湘桥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021-2023年度)》,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着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解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社会信用体系监管机制,逐步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构建“一网通办”新体系。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产品准入制度改革,推广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镇街综合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免强制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依托侨博会、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等平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潮商会对接联系,吸引各地商会乡贤回乡投资创业。

(五)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强化投资项目调度、服务和储备。在激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实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机制,统筹推进2022年度3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53.38亿元投资计划全面完成。在项目谋划申报上下功夫,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扶持范围,坚持“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形成远近结合、梯次推进的滚动发展格局。在项目审批优化提速上下功夫,完善优化投资管理政策机制,继续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提高重大项目前期服务水平。围绕市“城市东扩、跨江发展”等战略部署,抓好官塘水闸重建工程,配合推进半岛广场“路水电气网”等配套建设。谋划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城区防涝设施,推动停车设施、绿化配套等整体提升,提高城区宜居指数。

(六)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三农”工作步入新阶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持续组织开展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化消费帮扶,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持续发挥资金效益,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全面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厕所新改建,建立健全农村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连线连片打造示范带(片),引领带动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壮大农业产业发展。推动撂荒耕地整治和承包地流转,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系列培育工程,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发展重点,加快“农业+文旅”“农业+工业”“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作机制。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管理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规模开展土地整合整治,探索代耕代种、互换并地、连片耕种,着力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

(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全面提质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落实《潮州市优先发展产业目录》《潮州市现代产业目录》,培育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天然气消费,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坚决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确保下达“双控”任务顺利完成。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限塑工作。推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探索应用“互联网+”“无人船”等智能化监管模式,打造科学精准、快速高效的监管体系。

(八)努力加强民生保障,书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应保尽保,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惠民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做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和妇幼保健。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做好本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加快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级健身场所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大社区、镇、村社区体育公园和体育设施投入,提升体育发展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和供给。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强化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规划及建设。推进“新强师工程”,培育智慧教育示范项目,推进教育“双减”工作落实。强化卫生医疗服务保障。加快补足公共卫生短板,构建全面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夯实卫生医疗人才支撑。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以实现覆盖全民、依法参保为目标,做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的衔接。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不动摇,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抓实农村疫情防控,加快推进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第三针接种,努力实现3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

同时,统筹抓好信访、国防动员、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同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抓好市场价格、社会治安、维稳、应急保障、防灾减灾、军民融合、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等重点领域各项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