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州市湘桥区2012年1-8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3-03-06 00:00  稿件作者:   浏览量:- 【浏览字体:

(2012年9月21

潮州市湘桥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陈宝佳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作湘桥区2012年1-8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12年1-8月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来,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紧紧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顺势而为,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1-8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表现如下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一是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力度,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农户增收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现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业流通企业2家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10942万元,销售收入9050万元,带动农户数5184户,带动农户增收355.5万元,出口创汇125万美元;流通企业销售收入1678万元,销售农产品4138吨,带动农户数1610户,带动农户增收209万元。二是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村。目前,全区有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社员971人,带动农户2976户,带动农户增收83.9万元。三是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建设。全区现有1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2个市级农业示范基地。四是推进生态林业建设,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加快植树造绿进度推进防护林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和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工程建设。五是推进名村示范村建设。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特色产业培育和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着手加快荆山、厦二两个名村和石牌、高厝塘两个示范村建设,认真抓好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城中村环卫管理模式向城市管理模式转变,扭转农村环境卫生落后局面,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二)工业生产难中求进,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紧紧把握中央“稳增长”系列措施的有利契机,加大对企业扶持引导,做强工业经济。把创新作为产业发展核心推动力,深化产学研交流合作,引导企业走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道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在技术改造方面,共推荐申报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58项、市级项目4项,申报财政扶持资金6756万元。在技术创新方面,推荐申报24个项目为2012年省重点科技项目计划省第二批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第三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LED产业项目。加快市场拓展步伐,积极组织区企业参加“2012广东潮州特色产品(武汉)展销会”“2012广东潮州湘桥特色产品(义乌)展销会”、第111届广交会等,有力推动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与国内企业开展务实合作,挖掘商机,共同发展。截止8月份,8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56亿元,增长11.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25亿元,增长8.20%,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势。

(三)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着力推动市场多元化发展,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多形式、多渠道搭建各种经贸合作平台;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努力扩大内外贸易,保持外贸出口稳步发展。1-7月份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1427万美元(含市直),增长0.67%。其中出口30737万美元,增长2.2%,完成计划53.18%;进口690万美元,降低39.9%。积极推进消费增长,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发展。1-8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4亿元,增长8.02%,其中批发业实现8.36亿元,增长8.62%;零售业实现43.71亿元,增长8.09%;住宿业实现0.61亿元,下降9.93%;餐饮业实现2.36亿元,增长10.37%。

(四)全社会投资稳步增长,主要建设项目稳推进。坚持统筹规划,积极推动区域日用陶瓷节能窑炉及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婚纱晚礼服制作基地、城西上埔村整体改造建设等一批工业生产性、公益性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房地产项目建设,努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增强区域发展后劲。1-8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4%,完成年度计划49.98%,全区28项主要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13.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5.11%。与此同时,加快谋划意东片东方国际茶都和“三旧”改造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财税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衡。积极适应财税体制的新变化,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办法,营造公平税赋环境。1-8月,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617万元,增长13.87%;一般预算支出32842万元,增长25.30%。全区区域内(含开发区)税收总收入112697万元,增长2.43%;国税税收收入55087万元,下降2.86%,其中增值税41007万元,下降7.60%;地税税收收入57610万元,增长8.05%。至8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8.01亿元,增长12.39%,贷款余额28.89亿元,增长8.49%,现金净投放0.99亿元。

(六)民生环境有效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努力推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1-8月,全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63098人,失业保险46305人,工伤保险46359人,基本医疗保险9842人,住院医疗保险41657人,生育保险31025人,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6234参加新农保45522人。城镇新增就业3050人,完成全年任务3000人的101.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59人,完成全年任务1000人的95.9%;新增就业岗位818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2423人,完成全年任务3000人的80.7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有850人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经鉴定考核已有658人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完成全年培训任务1000人的85%。进一步落实扶贫济困活动,低收入群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快建设。环境卫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旅游、侨务、宗教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区域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总的来看,目前我区经济运行稳步发展,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完成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压力很大。1-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慢于时间进度,完成情况不够理想。二是财收支面临更大的压力。今年民生领域的政策性资金配套支出将大幅增加,但按照预期财政收入增长目标,远远不足以支付刚性支出,财政压力仍然很大。三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外资企业出口贸易停滞不前,原材料价格、人员工资等经营成本的上涨,也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下一阶段主要工作措施

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全面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于“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十分重要,同时也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提供保障。我们必须紧扣中央“主题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自加压力,加快发展,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增速提效,确保完成全年既定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突出培强做大,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服装、陶瓷、塑料等传统产业,改变传统产业来料加工、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工业以及拥有自主品牌的各类传统制造企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企业按照标准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中心科研投入。三是大力推进内外贸易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加快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帮助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全力提高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努力培育出口品牌,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抢占国际市场,确保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四是加大银企结合力度,为民营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支撑。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培育现有3家金融公司不断拓展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湘桥区企业信息网的作用,从国家政策、企业宣传、产品介绍、企业用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五是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推动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节能技术应用水平,加强企业节能监管,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建立节能环保型产业结构。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倒排工期,定期督促检查,确保项目尽早完工投产。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软环境就是硬实力的思想,借助“三打两建”这一平台,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严厉惩处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加大力度做好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切实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抓紧区主要建设项目的建设。积极跟进3个入选“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的建设,帮助入选企业解决碰到的难题,提高项目持续投入的支撑力;与此同时,加快区域在建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着力推进房地产业建设。紧紧抓住省出台“三旧”改造优惠政策的最后时机,着力发挥区域房地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目标,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根本,全力以赴推进旧城区、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创新运营方式,力争城西街道上埔村、南春路片区整体改造等改造项目尽快启动,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围绕建设“文化旅游主导区”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牌坊街建设管理,努力在提升街区商气上下功夫。帮助和支持紫莲森林度假村打造为大型休闲生态旅游景区,力争潮州市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潮州国际茶都等项目尽早启动,加快建设意溪镇乡村旅游配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数字传媒、印刷发行等新兴文化产业,力争形成多门类文化产业竞相发展的局面。与此同时,加紧建设和完善桥东亿都商贸城、文化旅游商品综合市场和枫春市场等特色市场群,着力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四)强化财税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积极培植税源增加财税收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收支管理,细化收支预算,提高财政资金效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功效;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杜绝随意开支、铺张浪费,节约财力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优化税务环境,推进综合治税,全方位加强监管,促进企业税负公平;切实解决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带来的问题,落实相关经济部门和各街道(镇)做好宣传,促使企业如实全面上报统计数据。

(五)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和谐湘桥建设。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基层医疗、农村饮水、社区服务等民生工程投入,切实改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饮水、看病、入学、出行条件。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加强职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全方位促进就业。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问题。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节能减排,着力保护生态,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宜居城市环境。切实抓好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加强食品的监管和粮食安全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和粮食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突出治安问题的集中整治,积极推进平安湘桥建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