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引领,主人翁意识强起来。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周会月评”等12项机制,定期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共谋乡村发展大计,有效了规范村级运转秩序,提高决策科学性。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全面细化党员村级网格,划分4大格30小格,设岗定责激活党员的责任感。同时,开展网格打擂,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烈氛围,增强队伍向心力。三是凝聚干群合力。开辟“共享菜园”,由镇村干部认领耕种、定期管养,增强干部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建立村规民约24项,选树五星文明户示范引领,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推动裕和巷等8条特色小巷全面提升,有效破解“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
做“竹”文章,乡村面貌靓起来。一是乡村迎新颜。清理巷道卫生死角等环境顽疾,并在村内主要道路搭建约2千米长的竹栏杆,建设3个充满竹韵的“竹凉亭”小公园以及2座别具一格的特色竹门楼,以“竹元素”点缀乡村环境。二是环境重管护。村内每一个点位都设有风采改造的展示牌,通过对比改造前后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花园、特色小巷等点位的大变化,优化成效一目了然。此外,展示牌上详细列出该点位对应的管理人员、监督党员和保洁员的联系方式,确保环境卫生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护。
发力农旅,集体经济富起来。为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情况,塔后村将闲置废弃的幼儿园改造成精品民宿项目,充分利用山脚下的闲置土地,通过引进外来投资2000万元,谋划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农旅项目。同时,村积极谋划建设10亩村集体停车场,并计划出租10个村集体店面和50个档口,以带活乡村“夜经济”,并带动芋头等农特产品“出圈”,实现乡村增收、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