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官塘镇象山村位于北溪东岸,是官塘镇经济发展的核心腹地。近年来,象山村紧扣“百千万工程”各项重点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做好特色化发展文章,走实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成功入选首批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聚焦产业兴旺,走实“致富步”
一是“工业园”驱动产业创新升级。以推进“六大攻坚”为抓手、申报省级工业园为目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二期征地范围内基础设施和5大入园企业建设,发展承载力持续提升。依托翔鹭、恒洁等10家规上企业和3家企业博士站,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智能节水、食品萃取、钨料加工等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效,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二是“服务站”开阔产品销售通路。紧抓“电商兴农”机遇,与韩东特色科创园进行链接,探索牛肉丸等农产品线上赋能,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加紧建设集“特色产品体验馆”“集中收购配送中心”“创业人才孵化站”于一体的融合服务平台,迄今已吸引11家企业入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逾700人次,乡土人才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官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建设宜居乡村,走稳“民心步”
一是“党建红”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党员干部“挂片联户”机制,以网格管理形式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投入超200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数字乡村钉钉平台将村民纳入“24小时治理圈”,村情村务、干部联络、需求反馈一屏联通,有效提高治理效率。二是“生态美”点亮宜居乡村。抢抓创建第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有利契机,开展村内美化亮化工程,建成村文化健身广场,因地就势建设“四小园”,力促村容焕发新颜。大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投入约24万元植绿超2300株,着力构建高品质生态空间。深化“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带动群众常态化参与创文创卫志愿服务,共建美丽宜居家园。三是“强治理”树立文明乡风。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非遗体验、全民阅读等文化走基层活动,“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运用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并组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工作,进一步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三、立足特色优势,走好“发展步”
一是规范化推动产业补板延链。引导兄弟、有间等经营主体发展牛肉丸等预制菜产业,加快冷链等基础设施配备和食品加工厂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定期开展牛肉产业人员专项培训等活动,全面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技能水平。二是品牌化深挖产业潜在市场。鼓励龙头商家从品牌塑造、包装升级等入手,结合申报“老字号店”等称号,打造一批“官字号”特色优质美食品牌。利用美丽主街提升打造契机,举办“牛肉美食周”,打造世界级牛肉火锅城。积极创新宣传载体,依托官媒与自媒齐发力,多维度打响“官塘牛肉”特色招牌,提升产业品牌效应。三是特色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拆除乱搭乱建30余处,完成象官路入口两侧和沿凤东路的商铺立面改造提升,打造特色鲜明、规模品质高、辐射效应显著的“牛肉街”。目前,全村共有兄弟、四季等火锅店15家,限上企业1家,实现年营收增长25%、税收翻4番,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超百人,以牛肉火锅产业撬动象山富民兴村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