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杂志丨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广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列——访广东省审计厅厅长马学斌
来源:《中国审计》杂志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明确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广东时,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强调广东要做创新驱动排头兵,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牢记嘱托,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全省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成效的背后,既离不开有力的引擎驱动,也离不开有效的审计监督保障。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连线采访了广东省审计厅厅长马学斌。
记者:马厅长,您好。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近年来,广东出台了多项科技创新政策,稳步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广东省审计厅围绕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做了哪些工作?请您介绍一下。
马学斌: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科技大省,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科技创新条例,全面启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组织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
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把握省委、省政府实施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战略意图,从立项背景、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组织方式、审计成果及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证,积极研究谋划科技创新相关审计工作,全力服务广东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一方面突出纵向穿透。组织创新型企业培育政策落实情况和资金绩效情况、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专项审计调查,聚焦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重点事项,强化从政策“最先一公里”到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全流程、全链条跟踪,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另一方面突出横向贯通。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审计事项,贯穿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审计项目,通过点面结合、横纵贯通,不断拓展科技创新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我们先后聚焦省政府审批立项的科研项目,全方位核查相关高新企业、培育入库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分中心及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等科研创新重点载体,打好审计“组合拳”、织密科研监督网。
记者:近年来,广东科技创新相关审计项目在及时发现问题、推进系统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学斌:广东的科技创新具有应用场景多、产业配套强、成果转化快的特征。我们坚持以研究型审计为引领,加强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日常跟踪研究,吃透政策精神,走访财政、科技等主管部门,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研发主体,与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座谈交流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找准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聚焦基础研究方面,审计揭示了省实验室建设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后续经费支持机制、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加强运行管理等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单位编制省实验室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多家省实验室入驻开展工作并做好人才引培规划。在聚焦孵化育成方面,审计反映了有关科技主管部门重认定轻管理,对新型研发机构监管缺失,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政策导向、完善孵化链条等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出台管理制度,加强申报真实性审核,完善专家评审机制,强化后续跟踪监测,促进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在聚焦通信网络方面,审计揭示部分地市5G基站建设规划出台滞后,未落实公共物业免租开放,基站电价高企等问题,提出加快建设规划、加强运行维护等建议,促进有关地市开放600余个公共物业用于5G建设。在聚焦生命健康方面,审计及时指出高水平医院专科建设任务重点不突出、新医疗技术未及时推广应用、资金资产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促进近300台临床医学研究实验设备和医疗器械及时投入使用。在聚焦要素支持方面,审计反映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被冒领骗取,基金投资方向不符合要求、规模存在“小、散”现象等问题,特别是揪出一条以企业科技创新为幌子的高新企业造假产业链,促进科技部门将200多家高新企业取消入库或培育资格、近300名履职不当的评审专家清除出库。公安部门运用审计移送的问题线索成功侦破案件,挽回财政资金上亿元。
记者:科技创新工作政策导向强、项目周期长、专业程度高、经费体量大。请您基于审计实践,对当前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一些建议。
马学斌:我们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这一看家本领,通过紧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精准选题、精准监督、精准建议,积极发挥审计监督独特作用。
一要加强系统谋划。系统分析我省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规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目标、步骤、要求,系统设计科研项目立项、实施、成果转化全流程评价体系,切实提高科研攻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对委托下属单位管理事项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约束机制,压实下属单位的项目管理责任;建立覆盖立项审批全过程的审查机制,堵塞立项审查漏洞;完善评审专家库建设和评审专家管理机制,提高评审专家抽取的科学性,落实评审专家的立项评审和现场验收责任;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明确相关工作办理时限。
三要加强制度执行。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执行立项审查制度,重视实质性审查,防止审查工作流于形式;严格执行后续拨款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成果导向,严格落实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相关制度规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要加强诚信建设。压实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严肃处理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好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方面,广东省审计机关有哪些规划?
马学斌: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广东省审计机关将以更加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助推广东科技创新奋进新征程、跑出“加速度”,助推通过壮大新质生产力,把“走在前列”的产业根基夯得更实、筑得更牢。
一要下好研究型审计先手棋。坚持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及时掌握省委和省政府、科学技术部有关政策安排,紧盯行业动态、聚焦发展形势,弄明白政策安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和资金,明确审什么、重点在哪里、从哪里切入、提什么建议等,切实审在关键处、计在点子上。
二要用好大数据审计助推器。科技创新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链条长、评审环节多,要按照“全面采集、集中分析、分散核实、汇总研判”的方式,广泛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沿着数据流、跟踪资金流、核实业务流,确保审计的所有项目都抽查一定比例的资金量,反映的所有问题都有对应的财政财务数据支撑。
三要打牢高质量审计基础桩。科研审计关系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关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落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查清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确保审计结论经得起检验。特别是要尊重科研活动规律,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助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
四要构建全省审计大格局。全省审计机关聚焦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任务加强全域监督,加强工作统筹和资源调配,做到审计工作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合力助推广东稳稳地挺在国家科技创新第一方阵,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前列。
本刊记者 王树凯 本刊通讯员 李剑梨 张铿宏
(本文刊登在《中国审计》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