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洲焕新颜!生态文旅宜居岛加速蝶变
近年来,城西街道紧扣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江心仙岛、产城融合”示范带点位定位,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科学规划和多方联动,以“拆、清、整、建”将仙洲岛打造韩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筑生态底色,打造绿韵仙洲。坚持环境整治、污水处理、景观提升三力齐发,构建绿色环保生态屏障。多方协同开展“清脏、治乱、理线”三大任务,今年2月以来共出动人力超4000人次,整治点位982个,清运垃圾杂物约7300吨,“三线”整治190公里。建立“日常巡查+群众行动”长效机制,劝导乱停乱放、垂钓、翻越护栏等不文明行为;倡导全岛村民开展“五美五行动”,带动全域环境整体改善。推进中心沟整治、雨污分流等工程,污水处理能力稳步提升。依托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协同中铁十六局实施环岛碧道提升建设等项目,打造“水岸联动、绿脉贯通”的慢行系统和滨江景观带。昔日30亩脏乱差之地“摇身”成为集生态、休闲与景观于一体的滨水公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也成为白鹭等鸟类的栖息“乐园”。2024年以来,上洲村和下洲村共新植树木超1万株,同步推进潮人公园、滨水公园等重点绿化项目,岛屿生态品质全面提升。
△滨水公园项目前后对比
△环岛碧道提升项目前后对比
△仙洲岛中心沟整治提升项目前后对比
挖资源潜力,激活文旅仙洲。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政府+市场+村集体”开发模式,推动岛上资源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着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梳理岛上资源,制定效益提升方案,采用“城投整体开发+第三方运营+村集体持股”的创新方式,积极引进国企参与全岛停车场进行规划提升,建设华为快充充电站。推行“村民自营+专业指导”模式,引导村民实施特色民宿外立面改造,发展临江民宿、民俗体验等农文旅融合项目,逐步形成“碧水环岛、业态集聚”发展格局。深耕韭菜和韭黄“土特产”文章,计划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部分连片农田,引进集种植、采摘、品尝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鼓励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强设施配套,共建幸福仙洲。以拆违治乱、设施升级、风貌提升为抓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让整治成果惠及群众,提升居民幸福感与游客体验感。全面清理环岛路、商业街沿街遮阳棚、防盗窗等外立面障碍物,引导村民主动拆除违搭乱建,整治瑶台直街67处违建物及一批危房;开展上洲村畅通生命通道行动,畅通406处点位;拆除田间窝棚900余处,面积超3.9万平方米;组织村民清理农田垃圾杂物,推动农田恢复原貌。广泛动员村民参与到改造更新工作中来,主动清理宅前屋后杂物,落实“门前三包”,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升级改造环岛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大幅优化夜间照明条件;新建4座公共厕所,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仙洲岛全域风貌提升项目二期工程将对中心商业街、东西走向三条路及部分巷道、全岛建筑屋顶平改坡、停车场等进行全面提升,持续完善全域配套。
△老厝区整治
△拆除瑶台直街违搭乱建
△外立面改造提升
△农田片整治
△农田片整治前后对比
接下来,城西街道将把仙洲岛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以生态岛、文旅岛、幸福岛发展定位,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深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产业导入和市场化运营,扎实推进仙洲岛全域风貌提升项目,凝心聚力打造“生态文旅宜居”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