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富湘桥:农业科技结硕果
近年来,湘桥区持续推动科技要素向农业生产一线聚集,深化科技与农业融合,通过品种优化、技术指导、智能种植三大举措,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转型,不仅实现粮食量质双升与农民增收,更有效推动农业种植科技化、智能化发展,为农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聚焦品种优化,筑牢产业基础
以优良品种为核心,推动农业种植提质升级。一是引进优良良种。2025年在粮食种植领域,重点引进有机水稻青香优033、青香优19香等高端丝苗米品种。这些品种兼具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优势,为粮食稳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二是科学培育筛选。佛手果产业园依托大数据分析良种特性,开展精准培育与筛选,为行业提供高产优新品种,并向农户推广应用。当前,园区内不足100平方米的大棚便可同步培育全国5个不同品种的佛手果。三是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良种引进与培育,推动农业种植从单一化向多样化、优质化转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二、强化技术指导,破解种植难题
构建多层次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支撑。一是科技特派员驻点帮扶。桥东街道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市农科中心,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例如针对杨桃种植,提供“老树短截复壮”“丰产树修剪”等具体技术方案,并推荐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二是多维培训普及技能。通过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等形式,普及水稻防灾、红火蚁防治等实用知识,展示机械化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让农户直观掌握科学种植要点。三是数字化平台精准指导。依托西都村丝苗米数字农业数据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测土壤肥力、光照、病虫害等数据,为农户制定个性化种植计划,实现精准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防控。
三、推广智能种植,提升生产效能
以智能化技术应用为抓手,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双提升。一是智能设备广泛落地。粮食种植领域普及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2025年早造机械插秧大面积推广,安禾公司在意溪镇的插秧机械日插秧量达50亩,效率为人工的20倍;佛手果产业园配备土壤传感器、气象监测站、水肥一体化等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作业建议。二是智能系统全程管控。建成西都村丝苗米数字农业项目、佛手果产业园智农信息化平台等系统,实现生产环境与生产情况的数据实时采集,通过智能调控优化管理,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经济效益显著增长。智能化种植让佛手果亩产较普通种植翻倍,300名工人可创造五六亿元产值;粮食种植中,机械化收割日作业量达30-40亩,目前全区机械收割已成为主流,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种植效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