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湘桥区粮食种植“有新招”

2025-07-15 20:58  来源:本网  浏览量:- 【浏览字体: 】    分享到:

  智慧农业数字平台远程作业、监测管理,自动插秧、自动收割稻谷……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湘桥区持续推动科技要素向田间地头聚集,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促进粮食量质提升、农民增收。


1DSC_7981.jpg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藏粮于地”的关键举措之一。走进意溪镇西都村,高品质的“西都大米”正借助现代化农业科技,插上智慧的“翅膀”。近年来,该村以西都大米为试点,引进了有机水稻青香优033和青香优19香两个高端丝苗米品种,建设了700亩高标准农田,并依托西都村丝苗米数字农业建设项目,以“互联网+数字农业”的方式,建设丝苗米环境监测系统、种植基地管理系统、丝苗米管理大数据系统等,实现对西都村700亩丝苗米种植基地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情况的数据采集检测。

  “通过丝苗米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数据平台,我们可以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光照情况的数据,更好地为每块田地制定种植计划,开展精准施肥和合理灌溉,并通过虫情监测实现精准防控,保障作物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溪镇西都村干部卢培斌介绍道。

  这一智慧农业平台,以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智能算法,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实现生产管理优化,为农户提供了精准的农业指导。在西都村的稻田里,种植大户卢伯正走在田间察看自家稻苗的长势情况。他说:“自从村建设丝苗米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数据平台以来,田地水分不足、病虫害等问题,远程就能及时掌握了解,怎么种、什么时候施肥灌溉都方便很多。”


22.jpg


  来到铁铺镇溪头村,眼前沉甸甸的稻穗几乎将稻秆压弯了腰。微风拂过,这些饱满的稻穗便随风轻摇,散发出一股诱人的稻香。田地中,收割机正忙碌地穿梭着,工人们熟练操作着机器进行收割、脱粒等工作。当收割机的稻谷满仓后,便通过自动化管道直接将稻谷输送到路旁的运粮车上,再运往村里进行晾晒。整个收割运输过程快捷高效,一气呵成。看着收获的稻谷,农户陈少远脸上露出欣慰,他热情地介绍道:“我们这儿产的是香雪丝苗,米粒饱满、透亮,口感好,营养丰富,很值得品尝!”


1无人机防保.jpg


  尽管收获的喜悦年年相似,但如今收获的方式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单水稻机械化收割,其机械化插播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特性调整作业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水稻品种的潜力,提高效率、降低育秧成本;无人机飞防植保,能够根据地形地貌、田块特点,实现精准变量喷洒,大大降低农户劳动强度,有效提升了防治效果。

  “以前,人工收割1天顶多收1亩。现在有了收割机,机械收割就是快!一亩地从收割到脱粒用不到10分钟”。溪头村农户陈伯表示,现在有了科技助力和惠农助农扶持补贴,农业生产也越来越好。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湘桥区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笔,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耕“科技+农业”,强化科技助农兴农惠农服务,切实将保地稳粮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