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湘桥区:文旅融合打造新引擎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3-02-23 21:43  稿件作者: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浏览量:- 【浏览字体:

  逛牌坊街、吃特色小吃、喝工夫茶、打卡灯光秀……正月里,潮州古城游人如织,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有的三三两两,有的携家带口,在吃喝玩乐中沉浸式体验着古城独特的年味。花灯展、非遗集市、文化巡游、焰火秀、“潮州青龙庙会”等一场场精彩纷呈、年味满满的民俗文化盛宴,更是让大家过足了瘾。春节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48.47万人次,旅游收入73837.1万元。


大景.JPG


  慕名而来,乘兴而归。上海游客徐女士说:“疫情开放之后的今年,趁着小孩开学之前,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潮州。踏上这片土地,我们就感受到了这个文化古城的魅力。走在牌坊街,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城市治理的严谨态度,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更新、保育活化,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城市的原汁原味,非常好!在这里,我们不仅吃到了牛肉丸、粿条、肠粉、牛肉火锅,也体验到了木雕、手拉壶、工夫茶等非遗传承技艺。潮州是一个好客的潮州、美食的潮州、文化的潮州,希望在明年的正月十六,我们还能来感受‘穿蔗巷’,体验这个独特的民俗。”

  旅游一业兴,市场百业旺。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湘桥文旅行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区文化旅游体育系统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立足工作实际,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力推进“潮州古城”文旅融媒体平台、古城夜经济集聚区建设提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管理配套提升、“非遗大客厅”文创集市、非遗工美人才培养计划、牌坊街商圈游客服务中心提升、宰辅巷碧桂园旅游住宿体、乡村文化旅游振兴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


创新“非遗+”模式 让传统文化破圈


  非遗集市、“潮乐玩”“潮乐享”“邀你学艺”“非遗进校园”……湘桥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全力搭建非遗传承保护平台,线上线下举办活动共500多场,受众近200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在古城区举办的“魅力古城 文化共享”湘桥区新春非遗集市活动,为潮州古城引流达到50万人次,潮州古城旅游热度再次飙升。


博物馆 副本.jpg


  湘桥区博物馆馆长陈宇星说:“湘桥区博物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中的作用,利用位于古城区的地位优势,以‘博物+非遗’‘现实+虚拟’的形式,通过非遗专题展览与讲解、非遗演示与体验、非遗文创推广、非遗VR实景展厅等,让广大游客观众能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潮州非遗的发展与魅力,也能宅家时,漫步‘云’端,线上参观非遗精品展,将非遗的传承融入到古城旅游中。今年以来,湘桥区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2000多人次,是潮州古城游的热门打卡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展现潮州文化特色,促进湘桥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非遗活态传承 展现“硬核”担当


  湘桥区特别注重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全面开展第七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今年预计新增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0人,完善8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3个省级传承基地设施建设,打造提升区级非遗中心、各级传承人工作室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平台,计划建立非遗人才培养奖励机制,建立完善“非遗”专家人才库,优化软硬件发展环境,厚植非遗人才发展沃土,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大师 副本.jpg


  切、剥、漂、染、蒸薰、剪贴、錾贴、浮雕、烙烫……平凡无奇的麦秆经过二十多道制作精细、繁复艰辛的工序,便可摇身蜕变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艺术精品。潮州麦秆剪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方志伟已经从事工艺美术专业40年,他一直致力于潮州麦秆画的继承和发展。方志伟说:“湘桥区文化部门大力推进非遗入基层的工作,培养和提升新生代传承人的传承力量,并做好相关资料、视频的收集,组织公益培训,开展创新创作,让非遗技艺能更好地活化、传承下去。作为一个麦秆画的传承人,我有信心在湘桥区文化部门的领导下,把这些非遗技艺传承好、保护好,进一步发扬光大,为建设美丽的湘桥做出贡献。”

  据了解,去年,湘桥区新增认定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6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到64项;全区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3人;全区建成博物馆之城系列馆28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由各级传承人创办的或涉及非遗项目的工坊和工作室近400家。

  

坚持“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活力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湘桥区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文化兴村、旅游富村"的发展之路。


佛手.JPG


  依托各乡村文化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培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优秀传统文化旅游、研学旅行、康养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至目前,全区已成功打造“一江两岸休闲游”等3条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社光村、顶乡村等2个省级文旅特色村和大坑村、卧石村、桂坑村、坪埔村、高厝塘村5个市级文旅特色村;紫莲森林度假村、玉瑶山庄、佛手果文旅生态园等一批综合型旅游景区建设日趋成熟;大坑村革命母亲李梨英旧居、太平街道柯柏年(李春涛)故居等81处红色旅游资源线路全面登记造册,“绿色农业+红色基因+传统工艺+民俗风情”正成为湘桥乡村文旅繁荣发展的主基调。

  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湘桥现代化新画卷正徐徐铺开。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漫丹说:“文化兴潮正当时,2023年开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乘势而上,起而行之,全面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依托湘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多措并举将文旅资源融入文旅产业,不断放大文旅融合辐射效应,加快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古城夜经济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管理提升等项目,全力谋划好湘桥全域文旅产业发展。接下来,我局将积极‘请进来’招商合作,‘走出去’交流学习,探索搭建平台集聚管理模式,让湘桥文旅‘有数有税,旺丁旺财’,奋力走出湘桥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