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潮州湘桥每月一期打擂比学晒经验

2023-04-11 14:52  稿件作者: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浏览量:- 【浏览字体: 】    分享到:

  4月7日,潮州市湘桥区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会议开展“百千万工程发展标兵”第一期比学活动,并对全区“三农”工作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在新起点上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区域发展跃上新水平,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012.jpg


  一月一期

  9个单位同台比学晒经验

  “今年1至2月实施规范税收管理行动以来,太平街道税收达到102万元,同比增长370%。”“西新街道将以辖区现有电子、服装、塑料等制造业为主引擎,鼓励重点企业技改创新,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力促全年规上企业数量新增50%。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028.jpg


  在“百千万工程发展标兵”第一期比学活动中,湘桥区9个镇街主要负责人纷纷上台,通过现场报告、PPT辅助展示的方式晒经验、比成果、谈思路,推广介绍本地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做法和实在成效,分享下一步工作打算和谋划举措。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032.jpg


  其中,桥东街道充分发挥社光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下津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的效应,全面优化辖区发展环境。城西街道积极配合推进粤东城际铁路、潮人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立足辖区商贸业发达的实际谋划打造“轨道上的商贸圈”。凤新街道立足城市核心、古城外延、工业重镇定位,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产业发展能级。

  磷溪镇党委书记张晋铭介绍,当前,磷溪镇紧抓新城发展机遇,做足承接万亩产业园项目落地准备,大力发展卤鹅主产业,打造山水大米、仙美菱角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磷溪镇将统筹产业扶持基金,发挥磷溪商会和卤鹅协会平台引领作用,推动卤鹅产业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卤鹅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三年内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老字号企业10家,总产值超5亿元,打造卤鹅之乡。”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035.jpg


  此外,意溪镇立足于古城旅游“分流器”定位,谋划以河内片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意东堤“一纵一横”为主体建设市民休闲“后花园”。官塘镇对标打造中心镇要求,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升级、农业产业特色发展,做强做大牛肉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发展空间。铁铺镇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配合加快铁铺瓷泥产业转移园建设和铁铺镇工业园区“工改工”等重点任务。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648.jpg


  据了解,实施比学的对象包括“百千万工程”相关区直责任部门,各镇(街道)和村(社区)3 种类型单位。比学活动原则上按“一月一期”进行,每期安排一种类型对象开展比学活动,每季度实现各类型对象比学全覆盖。同时,比学活动采用“卫冕战”方式进行,每期评出的“发展标兵”作为比学擂主,直接在下一期比学继续登台角逐。

  因地制宜

  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当天,湘桥区还讨论实施《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方案》,对标对表省、市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壮大区域经济、强化节点功能建设美丽城镇、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和美乡村、加快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变化”。

  如何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方案》提出,加快优势产业培育转型,通过做大做强陶瓷产业、食品产业和服装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体质升级,重点培育一批10亿元级企业、建设一批亿元级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不仅如此,湘桥区还将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在现有5家10亿元级企业的基础上,每年培育1家以上10亿元级企业;引导原有14家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恒洁卫浴智能卫浴、翔鹭钨业钨丝研发、顺大食品等产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行“驻·聘联通”工作机制,深化政企双向互动互促、共建共享……

  在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方面,《方案》提出,要推动官塘镇建设韩江新城中心镇,促进特色镇培育壮大,并采用“一镇一业、一镇多业、多镇一业、串链成带”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

  其中,湘桥区将推动城西街道发展“生态+”产业,依托潮人公园辐射仙洲岛,规划发展民宿客栈;推动铁铺镇打造“岭南水果专业镇”,推动贡柑、青枣、黄皮、圣女果等特色水果和凉果、狮头鹅等涉农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铁字号”特色品牌;推动凤新街道陶瓷专业集聚发展,结合莲云村陶瓷专业村和大园村工艺美术瓷之乡的优势,推动西塘村手拉壶特色产业文化“一条街”和手拉朱泥壶培训基地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111.png


  据了解,西塘村从事手拉朱泥壶行业者多达300人,获得市级及其以上的工艺美术师达百余人,但多数以家庭经营为主,较为分散,成为限制手拉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我们村正在计划建设手拉壶特色产业文化‘一条街’和手拉朱泥壶培训基地,逐步实现手拉壶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放大西塘村‘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影响力,塑造以手拉壶文化为特色产业的乡村新风貌。”西塘村党支部书记章潮彬说。


微信图片_20230411145123.jpg

文章来源:南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