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创业人物】范汉彬夫妇:农特水果酿美酒 “酿出”乡村振兴“好滋味”

2023-07-19 21:20  稿件作者: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浏览量:- 【浏览字体: 】    分享到:

  黄皮果、橄榄、桑葚……在生活中,这些农产品多以鲜果、水果汁“亮相”。然而,将它酿制为果酒,你是否品尝过呢?能让你的味蕾有怎样的奇妙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对新农人——范汉彬夫妇的创业故事,细品一下他们别样的“酿酒人生”。


DSC_6914 1.jpg


  芦庄村享有“黄皮果之乡”的美誉,自清末至今,有着160多年的种植黄皮果的历史。目前,全村种植黄皮果的面积高达1600多亩。以前,家家户户皆以“种植——采摘——简易加工”的传统模式经营,缺乏创新的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只能“靠天吃饭”。每年7月,农户们迎来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之犯愁。

  面对农产品销路不畅的困境,村民范汉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与农户们沟通交流,了解、记录每家的丰产情况,多方筹措资金,成立了泰佳水果专业合作社,决心改变芦庄村的窘况。他介绍说:“我们村是乌皮黄皮果的主要种植基地。产量虽然高,但滞销却是一个大问题。村里大多数农户以加工成凉果的方式售出,经济效益较低。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滞销的水果做成水果酒、水果饮料,提高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

  泰佳水果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成立,主要从事果酒酿造。当前,产品以黄皮果酒为主,同时还生产橄榄酒、桑葚酒,通过“基地+农户+销售”的模式,建立了从育苗、种植、收购、深加工到农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进行产业化推广,采用收购、技术培训等方式,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种植信心和种植热情。合作社成立至今,带动了村里近120户村民就业,每年总产值达60万。


拼图1.jpg


  “水果”与“酒”的“跨界碰撞”,在磷溪镇,范汉彬夫妇经营的泰佳水果专业合作社是首家,独具创意。在规模化的管理下,他们夫妇二人也踏上了果酒研发的“新征途”,随之也面临一系列技术攻关问题。如何把握“水果”“酒”“糖”三者的比例,酿造好酒的口感?怎样充分发酵?……酿造过程,需要经过“选果——洗净——粉碎——发酵——过滤——杀菌——再过滤——勾调窖藏”8道工序,难度最大的是发酵过程的控制与过滤,稍有失误,便极大影响果酒口感。技术方面,范汉彬的妻子王黎容发挥着重要作用。王黎容从小对酒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在品酒、酿酒方面有着独特研究。她说:“酿酒的过程确实困难重重,因为之前也没有做过,要一步一步研究、开发。其中,我也不断到外地交流学习,还取得了国家级一级品酒师职称。为了提升酒的质量,从2018年开始,我们还请教了很多老师、教授,学习酿造技巧。过程中,为了提升酒的质量,我们也会多次地尝试,不断实验才能酿制出好酒。”


拼图2.jpg


  在果酒研发经营路上,丈夫负责果酒业务销售,妻子则主攻酿造技术,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携手并进。他们还结合年轻人的需求喜好,不断研发、调制新品。“我们主要做低度果酒,例如鸡尾酒这种适合年轻人的产品。同时,我们还会开发做成饮料,使之更加大众化,让年轻人、小孩子、老人都可以饮用。”范汉彬夫妇表示,接下来,他们想通过直播、电商的模式,拓宽产品网上销售的渠道,让它们更好地卖出去,扩大销量的同时也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

  有理想、肯拼搏、能吃苦、善创新,范汉彬这对夫妇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农人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他们“大展身手”,创新研发,酿造的果酒荣获“消费者欢迎产品”称号,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打响了芦庄村黄皮果“一村一品”品牌。

  在劳动创造中,范汉彬夫妇二人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帮助芦庄村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了“兴农路”。如今,芦庄村的果香更加飘香万里,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