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喜带队徒步调研凤东路沿线风貌提升工作
“修剪树木,要下足‘绣花功夫’,像给人理发一样,追求得体、美观。”“村口门亭是乡村的‘门面’,要注意修葺,还可结合周边环境打造供村民游客歇息的小公园。”7月20日,湘桥区委书记曾俊喜带队从东山路和凤东路交界处出发,步行至沈海高速潮州站出口,沿路逐个点位研究布置,为凤东路沿线风貌提升工作“把脉开方”。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谢煜彦,区领导邱灿华、苏史葵、陈惠永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边走边看,听取负责人汇报相关情况,实地研究、交流、布置道路沿线绿化提升、建筑外立面改造、违搭构筑物清拆、破损路面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凤东路是进入潮州的主干道,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也是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曾俊喜强调,各相关单位一定要充分重视道路沿线的风貌提升工作,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凝心聚力打造路畅景美的样板工程。他要求,要结合道路实际,通过修缮、改造、粉刷等措施对道路两侧建筑外立面进行更新,规范门头牌匾,协调建筑色彩,着力提升整体视觉效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相协调;要实施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加强沿途风貌带建设,合理种植苗木,坚持“因树而异”、科学管护,用心设计打造绿美“加分点”,从细微处提升道路“颜值”;要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化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清理杂草藤蔓,修复破损路面,强化沿线村口景观更新改造,及时更新广告牌内容,切实做到“整”“治”并举,“建”“管”并重;要广泛动员、凝聚合力,引导沿线企业、门店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打造美好路域环境。
当前,潮州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扮靓城市“门面”,为“百千万工程”树品牌、创亮点,奋力打好争先进位翻身仗。近段时间,湘桥区集中力量推进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两个提升,三个整治”,持续推进城乡风貌优化提升。
据了解,湘桥区将国道G539示范段项目拆分为两个项目同步推进。凤东路(铁铺高速口至东大道段)已完成总平面设计、绿化景观及标准节点施工图设计,已安装高速口先行施工段房屋的空调外机罩和路口管道,正抓紧实施高速口绿化带改造、花坛修整、路口及公交站台优化提升等工作;潮州东大道(东大道至潮州大桥路段)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出具估算造价。市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提升沿路绿化风貌,并按照“重点区域、重点管护、重点巡查”的工作要求,分片监管,强化巡查,先后开展“枯树清理”“绿植修剪”“见缝插绿”等优化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管护质效,持续改善绿化品质。
当天上午,湘桥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清脏、治乱”集中行动。在各村(社区)的整治现场,志愿者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中,对影响市容市貌的卫生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大家有的手持钳子,拎着垃圾袋在绿化丛中“搜罗”废纸屑、烟蒂烟头,捡拾塑料瓶等白色垃圾;有的弯腰俯身,拔除砖缝杂草;有的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废置的容器并倒除积水;有的合力搬运房前屋后占道的废弃家俬……针对一些违章搭建物,则由专业人员操作机械进行拆除。大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向着环境卫生管理薄弱点位“出击”。
据统计,当天的行动共出动人力约2410人次,调用扫把、铁铲、垃圾夹、垃圾袋等工具一批,共清理卫生死角、杂草杂树、积水1410多处,清理垃圾杂物220车次,发放宣传资料约200份。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