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多举措防控登革热,增强城市“免疫力”

2024-10-17 17:48  稿件作者: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浏览量:- 【浏览字体: 】    分享到:

  夏秋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气候温暖潮湿,蚊蝇等病媒生物活动频繁。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登革热传播,近日,湘桥区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强化预防宣传、卫生清洁和消杀等防控措施,持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登革热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DSC_4438压缩.jpg


  隐藏在墙角的储水容器、通道附近路面的低洼积水……针对易藏匿蚊虫的点位,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各角落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他们手持照明灯仔细检查废旧积水容器及蚊虫藏匿点,并进行详细登记,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消杀,做到精准防控,全力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区疾控中心公共卫生股负责人洪桐彪表示:“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为了预防登革热的传播,我们呼吁每位市民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清除家中闲置容器、沟渠、天台等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蚊虫的药剂。对于富贵竹、绿萝等水生植物,要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适时使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如出现发热、疲乏、全身肌肉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一级行政执法员江宏曼表示:“依据《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第(一)项:单位、住户的下水道、沟渠、容器积水孳生蚊幼虫的,给予警告,并限期清理;逾期不改的,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住户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在此提醒各位市民朋友,蚊媒防控,不仅仅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更是我们的法定义务!要注意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积水,清除蚊媒孳生地,灭蚊虫,保健康,携手共筑登革热防线!”


3.jpg


  在全区各村(社区),区疾控中心组织消杀人员,对小区楼栋周边、背街小巷、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桶周边等公共环境进行全方位喷药消杀,运用喷洒车辆对居民出行路面进行全方位喷洒,进一步降低蚊媒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微信图片_20241017170521.jpg


  “我们家的花盆积水已经全部倒干净了。”面对新利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住户们表示积极配合做好登革热防控。行动中,新利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花盆托盘、水生植物等每一处可能滋生蚊虫的积水点,引导群众及时清除积水、打扫卫生死角,向群众发放登革热防控告知书,宣传创卫及登革热防控有关知识。同时,街道网格员还不忘通过线上单元网格微信群、朋友圈等各宣传渠道转发宣传防蚊灭蚊知识,提升辖区民众参与防控登革热意识,改善辖区环境卫生。

  新利社区党支部书记谢泽斯表示:“新利社区通过微信群、小区物业、社区流动小喇叭和入户发放《一封信》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居民翻盆倒瓮、清除积水,同时检查屋内水生植物等行动,全方位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通过发放灭蚊烟片等物资,指导居民科学用药,提升蚊虫消杀效果。下一步,新利社区将会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扎实做好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连日来,各镇街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开展翻缸倒瓮行动,对房前屋后、天台的瓶瓶罐罐等积水点位进行清理,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从源头上减低登革热传播风险。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强化宣传防蚊灭蚊知识,动员居民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翻缸倒瓮清积水及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及时清理家中闲置无用的物品及花盆积水,做好家庭防蚊措施、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