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溪镇着力培育“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
“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的培育情况是直观展现“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窗口”。三年来,意溪镇始终坚持示范带动,先后培育打造了坪埔村、锡美村、桂坑村、西都村、石牌村、荆山村等省级典型标杆。2025年,意溪镇以永安村、河北村作为本年度典型村培育对象,着力提升乡村环境、壮大集体经济,以点带面推动全镇“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河北村地处文祠水归槽河畔,依山傍水、环境秀美,具有很大的农旅产业发展潜力。该村以村域发展、环境整治、宜居建设为抓手,牢牢牵住项目策划与产业布局的牛鼻子,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对标省级典型村标准完成村庄规划。村内成片闲置土地被成功“唤醒”,开辟“四小园”、打造农业旅游项目、种植毛豆等经济作物,以“农业+文旅”模式,既美化乡村环境,又激活经济活力。
漫步在村中巷陌,池塘水道水体干净、公园广场等设施齐全,与整洁的农房共同绘就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作。据悉,今年以来,河北村清理垃圾点位、拆除老旧设施腾挪空间,清理河道,新植绿苗,整治“三线”……多处闲置地变身绿美小公园和健身广场,道路硬底化向村巷深处延展。曾经杂乱处,如今整洁有序;昔日旧貌,焕发宜居新颜。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河北村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河北村干部林树铮表示:“河北村以清拆开路,多措并举盘活土地资源,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一是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对村主干道硬底化,新建停车场,推进‘四旁五边’绿化美化,铺设生态草皮,建设景观树池。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农文旅融合项目,培育特色产业新业态。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如动员村民自主修缮危旧房屋,热心人士资助村锣鼓队建设、支持乡村文化发展等。”
永安村地处潮州城乡接合区域,意东三路穿村而过,区位条件优越。意溪镇结合实际,为永安村擘画下“一轴贯城乡,三片连七珠”的发展蓝图,将“环境美”“产业兴”作为培育的两大方向,精准发力攻坚。
永安村以“三个三”清脏治乱行动为抓手,清理垃圾、疏通沟渠、清拆腾挪空间、整治“三线”,使村庄焕然一新。同时,该村坚持拆建并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要素融合,对村内市政道路、建筑立面、共享空间、服务设施四大民生领域进行全面优化提升:将水泥路面修补加固、土路硬化并沿线增绿补绿;翻新农房外立面,为老旧村屋渲染“潮”式文化底蕴;谋划打造共享农场、农贸市场等产业项目……这一套“组合拳”,将成为永安村打造“城郊市集区”“浅巷漫步区”“山居乡野区”的特色组团,实现链接城市农村、整合农业产业、融合商贸文旅、传承地域文化目标的抓手。
永安村干部林勇表示:“今年来,永安村牢牢把握典型村培育契机,持续推进清脏治乱行动,清理杂物垃圾、拆除危旧房屋和废弃猪圈、推进‘三线’整治,并充分利用腾挪出来的闲置空地因地制宜绿化美化、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同时,谋划打造共享农场、农贸市场,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项目稳步推进、环境面貌持续焕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意溪镇的引领下,河北、永安两村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省级典型村的目标奋力迈进,“河北焕新境,江畔绘永安”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徐徐铺展。
意溪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林琪表示:“意溪镇秉持镇级统筹、镇村联动、因村施策的原则,紧紧围绕‘环境美’和‘产业兴’两大核心目标精准发力,深入调研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引导两村全面开展清脏治乱行动,盘活闲置空地,因地制宜打造成小公园、健身广场等,稳步推进村道硬底化、雨污管网建设等民生项目,努力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接下来,意溪镇将持续发力,深化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努力让典型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眼‘名片’。”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