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城西街道:汇聚社会力量,共绘“百千万工程”同心圆

2025-07-24 17:09  来源:本网  浏览量:- 【浏览字体: 】    分享到:

  明亮舒适的“无影灯”灯光洒满教室,为北关小学学生点亮求知之路;昔日坑洼的凤东路焕然一新,成为村民出行的“暖心路”;家家户户的庭院变身“小美”景观,共同扮靓“大美”乡村……在湘桥区城西街道,一幅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城西街道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的关键引擎,有效统筹各方资源,凝聚共建共享合力,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1(600k).jpg


  走进城西街道春光村凤东路,道路平坦宽敞、干净整洁,行人车辆往来有序。据悉,这条路以前因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存在安全隐患,是困扰村民出行的“烦心路”。近期,春光村组织实地调研,广泛收集村民意见诉求,共同商议修缮方案,最终确定了“周边住户共同出资、村集体兜底”的资金筹措方式。在建设过程中,春光村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广泛发动村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将群众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把“要我干”转化为“我要干”。如今,这条焕然一新的“暖心路”,不仅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也为春光村整体环境提升注入了活力,赢得了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住在这附近,这条路之前经常积水,出行很不方便。硬底化后,老人走路出行各方面都很方便了。”春光村村民黄先生满意地说。凤眼村党支部书记许汉武表示:“近年来,凤眼村利用集体资金并发动村民,对村内破损的120米道路及1100平方米的广场进行了硬底化,完善了污水管网。接下来,我村将继续推进停车场及其他道路的硬底化工作,努力为村民创造更优良的出行环境。”


3(600k).jpg


  春光村道路修缮的成功实践,是城西街道动员社会力量优化基础设施、增进乡村民生福祉的生动体现。同样,在北关村,社会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侨胞曾铭培先生在了解到北关小学教室光线不足的问题后,慷慨出资约12万元,为全校19间教室配备一批新型灯具。这些节能耐用的“无影灯”,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用眼疲劳,更为孩子们营造出更明亮舒适的学习天地。


2.jpg


  基础设施的提质升级,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而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则让群众的生活更具“质感”与“温度”。步入春光谢厝村的谢氏宗祠,修缮后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屋顶嵌瓷色彩艳丽、形态生动,外墙浮雕壁画层次丰富、大气端庄,充分展现了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据了解,围绕“百家修百祠”行动,春光谢厝村深入挖掘传承本土文化,通过村委引导、热心乡亲主导、村民积极参与的模式,成功筹集约200万元资金对谢氏宗祠进行修缮,使其在保留古老韵味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修缮宗祠的同时,该村还同步对宗祠外的池塘环境进行了整治提升。通过动员村民集思广益、汇聚资源,清除池塘淤泥垃圾,修砌沿岸石篱护栏,巧妙地将乡村水系治理与优美景观打造相结合,勾勒出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乡村生态新画卷。


4(600k).jpg


  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样体现在千家万户的庭院之中。“经过‘美丽庭院’的建设,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幸福感也提高了。”下洲村村民黄女士望着自己精心打理的绿植感慨道。在她家中,庭院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摆放的石桌石椅更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温馨,成为三五好友闲暇品茗的好去处。这样的美丽蜕变,源于党建引领下的全民参与。近年来,城西街道将“美丽庭院”建设纳入“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任务,以乡村为主阵地、以家庭为切入点、以妇女为主力军,带动广大妇女家庭积极参与房前屋后小花园、小景观的打造,因地制宜培育了一批有成效、有亮点、有特色的“美丽庭院”样板,有效提升了乡村的“颜值”与“价值”,让家家户户都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黄女士说:“我自己喜欢这些花花草草,也喜欢去买一些花草回家种,每天有空就修剪美化一下,大家来闲坐的时候感觉这样的环境很好。”


5.jpg


  人才队伍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强劲引擎。城西街道聚焦发展所需,持续强化人才引育,深化产才融合,优化服务保障。街道精准摸排并推动710名乡土人才纳入“百千万人才信息库”,筑牢发展根基;邀请潮菜师傅在北关夜市开展“实训指导+美食评比”活动,为美食创业者精准把脉;吸纳律师、法律顾问加入“乡村和事佬”队伍,通过现场说法高效调处邻里纠纷;依托“展翅计划”等平台设置实习岗位,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组建村民议事会,为乡村规划建设汇聚民间智慧……一系列引才、育才、用才措施的落实,使城西街道的人才队伍不断建强,源源不断地为“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引智蓄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从村民共同出资硬化村道,到妇女群体以美丽庭院扮靓乡村,再到各类人才发挥专长深度参与,城西街道正以全民“齐参与”的生动实践,共同构筑“百千万工程”的美好新图景,奋力书写“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