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湘桥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织密蚊媒传染病“防控网”
湘桥区是潮州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游客众多,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较大。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湘桥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下沉到基层防控一线,与社区党员干部及市直单位、潮安区、饶平县派出的支援力量并肩作战,共同开展清理积水、防蚊灭蚊、环境整治、科普宣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织密蚊媒传染病“防控网”。
“阿伯,阳台花盆托盘中的积水得赶紧倒掉,不然蚊子在这里繁殖,很容易传播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在西新街道,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多个工作小组,依托精细化网格,深入群众家中和周边环境,重点查看居民阳台的花盆托盘、闲置水桶,社区的下水道、沟渠、楼梯间、垃圾收集点等易积水区域,一旦发现积水,立即进行清理,对于难以处理的公共区域隐患,则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从源头上切断蚊虫孳生链条。同时,工作人员还走街串巷发放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宣传单,用亲切的方言土语普及防控知识,针对家庭环境如何防蚊灭蚊给出具体建议,并为居民群众派发蚊香、灭蚊片等防蚊灭蚊物资,引导他们自觉落实防蚊措施、主动配合排查管理、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开展环境消杀、入户登记信息、张贴防控标识……据悉,连日来,西新街道组织专业消杀人员对绿化带、下水道、楼梯间、垃圾收集点等蚊虫易孳生区域进行药物喷洒消杀作业,消除蚊媒孳生温床。同时,街道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为依托,组建多个工作小组,采用逐户上门登记的方式,询问居民家中是否有外来人员、是否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街道还推行“门前标签”制度,根据住户家中的积水、环境卫生、人员居住等情况,张贴不同颜色的防控标识,便于工作人员能迅速识别每户的实时状态,后续可精准锁定需重点复查的房屋,提升入户工作的效率。
西新街道的防控实践,是湘桥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积极投身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缩影。近段时间以来,湘桥区严格落实“1335”防控机制(1天内完成风险区域划定并启动灭蚊工作、核心区3天内完成入户调查处置、3天内完成全覆盖成蚊杀灭、5天内控制蚊媒密度),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广泛动员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及社会力量,组建多支工作队伍,分区包片、协同作战。在流调监测、成蚊消杀、环境整治、科普宣传、物资保障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下沉党员干部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在市的统筹支持下,市直单位及兄弟区县的支援力量也迅速集结,为湘桥区“两热”防控注入强劲动能,全区上下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执行力,同心协力打赢这场防控硬仗。
防蚊灭蚊,刻不容缓。湘桥区表示,接下来,将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责任,全面动员、全力以赴,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严格落实蚊媒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置输入性和本地病例,切断蚊媒传染病传播链,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