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乡土人才工程】乡土人才故事:潜心钻研,传承工艺,让潮州木雕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记湘桥区区级乡土人才“民间艺人”陈树典
陈树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第四届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陈树典与其弟弟共同在家乡意溪镇莲上村创办莲典远木雕艺术馆。
勤工苦学,传承工艺
潮州山川毓秀、人文荟萃,陈树典村中比邻有很多木雕“作坊”,自小耳濡目染的他喜欢上这门独特的传统工艺,并不时偷偷去观看老一辈制作,回家试着用削铅笔的小刀、找来小木板刻起来。但随着高效机械化的简易电脑雕流行上市,许多手艺人纷纷改行,工艺繁琐的潮州木雕被市场排斥走进了低谷期。为继承发扬这项传统工艺,陈树典全面掌握了潮州木雕中最繁复的龙虾蟹篓的技艺,积极参加各项美术工艺赛事,终于将焕发活力的潮州木雕呈现在人们眼前,深受海内外华人的赞赏和热捧。
创新研制,积极开发
在从事潮州木雕的制作和研究过程中,陈树典深深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一直与老一辈探讨潮州木雕的创新方向。潮州木雕以往服务于典雅朴素的祠堂寺庙等场所,通常运用于挂屏或摆件的范畴、家具装饰,经过贴金的金漆木雕显得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然而,陈树典并不满足于潮州木雕只有建筑装饰与神龛装饰的传统观念,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发扬潮州木雕,他和弟弟商量再三决定尝试突破,采用一颗高达3.2米、直径1.6米(根部)的香樟木制作大型龙虾蟹篓,让潮州木雕逐渐适应现代人对于家居装饰的要求,让潮州木雕登上更广阔的舞台,逐渐走入每一个家庭。
潜心钻研,自成风格
过去,潮州木雕重在继承它的传统风格,从选材、构图、造型等方面依样画葫芦。只是,一件件有型无血的木雕作品,不能以型传情、以型寓教。自懂得制作木雕起,陈树典就没有中断过龙虾蟹篓的制作实践和技艺提高,经常向老一辈工艺美术师、技师等学习请教,先后参加了各种研修班。在古法制作上原垒上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更新,形成个人特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