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助成长,湘桥在行动
为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动我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的有效实施,根据研学文件要求,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经属地人民政府部门审批推荐,区教育局联合、区文旅体局、区消防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到实地考核,2023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共17所,涵盖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创、自然生态”等一批研学内容,近20条研学路线可经学校选择。
全区110所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每校每学年计划至少开展学生研学实践活动1次,学校通过发放《研学致家长一封信》,详细告知家长有关研学的意义和相关事项,以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为原则,营造良好研学氛围。2024年一季度以来,全区学校共组织开展近200场次的研学活动。研学实践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有效促进研学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熠熠春光共焕彩,非遗文化同浸润
立足本土,潮州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如潮州木雕、潮州花灯、潮州大吴泥塑、潮州手拉壶工艺、潮州工夫茶、枫溪彩瓷、潮绣等诸多非遗传统文化。在充满潮州文化气息的百师园内,各式各样的传统工艺品琳琅满目,木雕、陶瓷、刺绣等无一不展现着潮州人民的智慧和匠心。在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孩子们驻足观赏,惊叹于这些精湛技艺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潮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学们参观婚纱礼服的生产流程,聆听潮绣(珠绣)技艺的介绍,学习麦秆画的制作流程,在专业工匠的指导下,同学们在绣布上穿针引线,扫珠串珠,体验了潮州工艺潮绣(珠绣)的制作过程。有的同学还穿上美丽的婚纱,亲身感受潮绣的独特之美。
“研”途皆知识,“学”径悟成长
在“国防科创、自然生态”基地中,学生深入到基地的医学检验所、试剂研发部和仪器智造车间进行参观学习。研发技术人员为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前沿的检测仪器及其原理,实验员们向学生们科普核酸检测的过程及核心原理等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纷纷踊跃提问,认真笔记,与研学基地的研发技术人员、实验员和学校的老师展开热火朝天的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核酸提取和检测的理论知识,及各类自动化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以及实践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表示:学校组织研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有所思,研有所成。此次研学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们在参观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多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和科技发展带来的重大作用,更坚定了日后努力学习并进行科技探索的决心。
在爱国主义研学基地,沿途的“红井精神”、“遵义会议”等,仿佛打开的语文、历史课本,更直观地呈现这些故事。晃悠悠的“铁索桥”让人体验到“强渡大渡河”的惊险刺激。短短一公里的“长征体验路”,“小战士”们顶风冒雨,更能体味出长征之艰辛,更能受到“长征精神”鼓舞。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在历史实物的感染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对“爱党爱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在研学心得中写道:我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我们的国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事实证明,党的领导是新中国走向富强的首要保障。
同学们纷纷表示,必将努力学习,提高掌握学识本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国家创新发展道路上的栋梁之才。
美丽湘桥,文明你我行
在研学过程中,湘桥学子展现出时代文明的精神风貌,守纪律、讲文明,同学们自带垃圾袋,不在活动地点留下任何垃圾,文明出游。同学们满怀激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研学手册中动笔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潮州非遗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契机,湘桥区本次研学活动将传统文化、非遗传承、探索自然、养成教育、国防安全、现代科技等多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回忆和丰富的实践经历,愿孩子们都能学有所思,研有所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砥砺前行。